净水器发展给投资者带来了新的商机,很多久经商场的资深创业者都嗅到了这个商机。但是净水器作为一个新产业,所有的加入者都是零经验,即使是跨业进来的大牌在资金和渠道上有相关优势,但是净水器作为一个新产业还是有其特殊的行业性质需要大家去领悟。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位净水器创业者的创业之路,希望他的经验能为大家带来启发。
别人卖水他卖设备,杂志里“读”出新商机
一本健康杂志引起了他的注意,上面一篇文章提到:国外早就告别了烧水时代,改饮直饮水或桶装水。他觉得,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未来中国家庭也会往这方向发展。“其实当时武汉一些工厂和家庭,已经开始使用桶装水。而生产桶装水,就需要设备。”
为了摸清市场行情,张志林以顾客的身份“潜伏”进各个桶装水生产厂家。他发现,尽管当时武汉桶装水生产企业众多,但他们使用的灌装设备,都是从浙江等沿海地区购回,物流成本不菲。这让张志林找到新的商机:在武汉本地生产灌装设备。
张志林跑到浙江,高薪请来当地的技术工人,自己在武汉建厂生产这种灌装设备,并贴上自己的品牌。
2006年中,成品一出,不用他推销,便有客户上门来购买。当时,整个武汉市场只有一两家类似企业。他的产品往客户面前一摆,显眼的品牌标识,便是最好的广告。
这一次,张志林又成功了。一年下来,他卖出了近百台灌装设备,销售额数百万元。
净水器成创业新商机 创业楷模教你做市场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创新研发为产品“造血”
在商界,没有永恒的蓝海,时间久了,便会变成红海。
两三年后,跟风者蜂拥而至,灌装设备生意竞争惨烈。“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想要活下去,只有拓展产品生产线,培育新的市场。”为此,张志林颇费了一番心思。做图书批发时,他经常跟一些学校打交道,他发现很多学生的桌子旁摆着个大开水瓶,不仅不方便,还容易引发烫伤等安全隐患。
能否将学校的水净化处理后,送到每个教室里?孩子们要喝水,投币或刷卡就行。张志林琢磨着。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面临的是技术问题:当时,全国都没有类似的做法。之前做的净水器,只是单个机器,而想进入学校,必须要达到像中央空调一样,能将净化后的水加热后分送到各个教室,必须系统开发成套设备。
张志林首先想到的是去沿海发达地区寻找厂家。但他转了一圈后,没有一家有现成设备。于是,他决定研发,他跑到深圳请来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反复试验,半年后,一套完整的直饮水设备终于诞生了。好不容易产品出炉了,可谁愿意“第一个吃螃蟹”?张志林自己心里都没底。
这时,黄冈的一个朋友答应帮忙,先在当地一所学校安装试用,至于费用,成功了再给。
张志林决定赌一把。经过复杂的安装调试,当看到冒着热气的开水缓缓流出时,张志林的额头上渗满汗珠,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此后,他的产品从黄冈销到全国近20个省市。
张志林心里有一本账:以一个3000人的学校、每生每年水费80元计,一套设备成本在十五六万元,一年就能回本。他清醒地意识到这一行的前景,自己注册了公司。
校园市场到医院
快人一步甩掉“跟风者”
经过两年发展,亿加能的运营成熟了。但几乎一夜之间,全国冒出一二十家类似公司。
张志林一查,结果发现,竟是自己的企业网站出卖了自己。当初为了宣传,他把产品设计的核心技术都挂到了网上,同行纷纷效仿生产。
竞争序幕拉开,经验告诉他:必须走在别人前面。
机会又在不经意间来临。一次,张志林去医院探访病人,他留意到,住院部里仍用着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铁皮烧水器,不仅不健康还耗能。由于不收费,浪费现象突出。这几乎是所有医院的供水现状。
他决定转攻医院
说来也巧。早在2011年初,河南南阳的一些学校已经安装了张志林的直饮水设备。一次,某医院院长去学校办事,他发现这所学校的每间教室都有刷卡净水器,觉得方便又节约,于是向校方要了张志林的联系方式。该院长想在医院里装刷卡净水器。但他心里也没底,淘汰铁皮开水器是否划算?张志林立马找来电工,让电工对一台开水器安装单独电表。结果显示,单台启动功率为24千瓦的开水器,一天耗电近百度。以全院24台机器计算,一个月光电费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院长心动了,但他并没有马上安装张志林的直饮水设备,他还要观察。
这一观察就是一年。其间,张志林又花了60万元进行针对医院的设备改造试验。当年底,南阳医院方再次来电,确定安装。去年4月,该院建新院区,再次安上了直饮水设备。
但张志林并未就此止步。未来,他还要继续对设备进行改造,譬如加上制冰功能,让大家不仅冬天能喝上热水,夏天还能喝上冰水。
很多净水器创业者加入净水器行业可能是受高额利润吸引,或者是抱着尝尝鲜的心态,当看到市场杂乱不堪,发展步步维艰的时候,就会心生退意。张志林的经验告诉大家创新永远都是企业最好的出路,而当最初的创业热情过了,还有做一份事业的责任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