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理由
坐标大吃省珠海,去年新搬家,折腾了一番,最近看着家用净水器似乎开始流行起来了,家里一直叫的桶装水, 有时候没水还得等着人家送过来,也挺麻烦,就萌生了搞个净水器的念头。首先来张大妈做做功课,发现推送什么品牌都有,以五级过滤无桶400G的居多,又去了趟知乎,看完头更大,说什么都有,只知道了一句话,净水器的水很深。做了功课以后,明确了自己的需求:1.RO膜五级过滤400G无桶;2。滤材最好不要太贵,能用通用标准型的最好;3.滤芯更换提示必须要有,出水TDS显示最好要有。
给那些还没怎么了解的朋友们简单说下,目前主流的过滤就是RO膜、纳滤膜、超滤膜三种,过滤精度逐级降低,一般来说现在主流的那些净水器都是RO膜,纳滤膜有几家再用,例如上海的水管家,但是考虑到小区里水管老旧不知道会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RO膜,毕竟纳滤和超滤过滤完TDS不会降低多少,但是RO膜可以从TDS直接判断过滤效果,有些自然一派的说喝纯水不利于健康,那没事,去外面吃几顿苍蝇馆子什么都补回来了,所以从过滤效果判断的难易度来进行选择的话,我选择RO膜。
然后开始选择品牌,经过比对,最后定在佳尼特和滨特尔,其中佳尼特据说是AO史密斯同一生产线出来的,而且滤芯有专利技术,可以比别人长一半的时间,这一点我倒是有自己的看法,因为毕竟是喝进嘴的水,所以我其实是比较不太放心一个PP棉在水里泡半年多再换的,尽管可能还很干净,但始终会觉得心里不爽,按照我的标准,前三级滤芯(PP棉,小活性炭,块状活性炭)应该要换的勤,无关科学,仅仅因为我是处女座。最后看中了佳尼特那款CC6,双出水的,所谓双出水,可以看下图。
佳尼特CC6双出水示意图
这个过滤模式满足了自然用水党和纯水党的双重要求,挺好的,这机器常年特价,一般2600左右送除RO膜以外的一年滤芯,滤芯对比其他品牌不算很贵,性价比确实算高的,而且买新的滤芯有售后人员直接带上门帮忙换,感觉还可以。本来已经打算下定了,但是一看高度,51cm,洗碗槽下方的空间才46cm,这就有点尴尬了,难道这机器还得躺着,那多没有美感,于是开始犹豫不决。这时候又看到了张大妈里面几个DIY净水器的原创,开始动心思,因为可以随便组合,就是比较麻烦,于是开始了解DIY净水器。
其实现在**家做这个比较大的就两家,很多DIY玩家也都是从这两家买配件,一家千岛,一家开泉,机器长得也差不多,但是开泉的机器介绍比较详细,所以就开始跟掌柜吹水。吹了一通水以后,机器的大致性能也清楚了,实际上来讲,这种DIY机器其实更能满足我的要求,也可以改双出水,就是在第三级过滤后面再加个出水口,水龙头用双开的,然后带出水的TDS显示和提示,这样可以避免一开始制水时TDS还比较高的时候就接水喝,目前这个功能就小米厨下型净水器有,但是看小米之家那一串的质量反馈,我觉得信仰值还是不够。这时候老板跟我说准备上不锈钢款了,一般DIY型的是这样的:
现在改成了迎合处女座的需要,升级成这样:
比原来矮了10cm,把线束全部收到不锈钢盒子里,看起来很有条理,功能全部不变,而且全部组装调试好,到家只需要接几根管子和装水龙头,这对于热爱DIY又没有很多时间去玩DIY的人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于是新款上架果断下单,本来预算2600的,现在还有剩很多,感觉挣到了几个亿,正好股市糟心,省点钱补贴家用也是好的
外观展示
过了几天,德邦快递送货上门,好大的箱子,差不多30斤重,拆开一看,里面裹了两层泡沫,还缠满了塑料膜,跟木乃伊一样,不过这个包装还是很负责任的,可以给高分。
拆开机器一看,机器基本上和网页上的一致,并没有进过什么美颜随机来的还有一个不锈钢龙头,扳手,2分管与3分管两截之类的其他工具,这里就不拍了,和主流的差不多。
然后这里特意提醒一下想要装双出水龙头的朋友,一般来说洗碗槽皂液孔只有2.6cm,但是双出水龙头必须要有2.8cm以上的孔才可以装,于是为了扩孔,我又在**家败了一个钻头,是这样的:
不好意思,走错片场了,没那么大,形状倒是差不多
这玩意可以把不锈钢的孔扩到最大3.2cm,自由控制大小,必须是M35的才可以硬肛不锈钢,其他不行,装上钻头后不要抵住孔再钻,而是旋转着接近皂液孔,直接摩擦摩擦,孔就慢慢变大了,只要扩到够放龙头进行就可以了,用完我确实有点体会为什么说钻头是男人的浪漫,有点爽。
于是装龙头,装滤芯,接管,通电,十分简单,按照说明书操作,只需要接原水管,净水管,纯水管,废水管就可以了,而且全是快插式接驳,连生料带都基本不用,很轻松,因为过程中没有怎么拍照,所以这里就以口述为主了。
在装的过程中,我特意留意了这机器的一些细节,实际上虽然是DIY制品,但是这个净水器用的材料其实都不差,所有的水管,卡扣,接头,水泵,电源全是品牌货,滤瓶都是松泉的,瓶壁很厚,比被诸葛村夫骂死的厚颜无耻王朗的脸皮还要厚,差不多这样:
拿起来十分有质感,而且所有的零件,都没有毛边,从工艺上来看,不是作坊产品,背面的不锈钢板,打开是这样的:
从上到下依次为第四级RO膜,第五级小T33活性炭,三角洲水泵,本来想升级陶氏膜的,但是由于体积紧凑塞不下,只能用次一级的GE膜,但是据说效果差不了很多,就是区别在出水速度上和滤芯耐久度上,不赶时间,倒也无所谓,拆卸也很容易,一拉就出来了,装完盖上不锈钢板,看不见线,很符合处女座的口味,当然也会有人觉得线材不包进去方便检查维修换滤芯,见仁见智了。
使用感受
装完后开始使用,这个净水器的双出水和佳尼特的CC6有点区别,这个机器只是在自来水过滤三次以后直接放出来叫做净水,PP棉--颗粒活性炭--块状活性炭,佳尼特则是PP棉--超滤膜出来叫做净水,两个水路,但是综合自己实际情况考虑,基本上做饭喝茶煮汤都是用纯水的,净水对我来讲无非就是洗洗菜,泡泡水果,给乌龟缸里换水,谁又整天会在洗碗槽洗脸什么的,实际作用不大,而且第三级以后出水在更换前三级滤芯后进行冲洗就会很实用,因为必须冲洗掉碳粉,这样就不用先拿个脸盆去接第三级过滤出来的黑水了,直接开净水那一边冲洗就行了,所以还是得看自己的需求。机器装完大概就是这样:
上面是水压表,可以显示工作水压,已经预先装好了稳压器。下面这个显示屏,分别显示五级滤芯的更换时间,纯水出水的TDS值,因为无桶型净水器的特性,在隔一段时间不用后,出水TDS会升高,这时候开水龙头,只要TDS超过50,机器就会发出滴滴的声音,提醒你不要接水,等机器不出声了,就可以接水了,当然这个声音是可以关闭的,我个人觉得这个功能是十分实用的,小米是用龙头的一圈提示灯表示,但是看小米之家那龙头坏的不少,估计是做工比较复杂,所以我选择不去冒这个险,当然也有大神可以改模块改成带无线APP的,但是这种低频度使用的APP,其实也就那样吧,反正这种也能实现基本功能。
至于滤芯更换提醒,其实也就是一个倒计时功能,因为PP棉的脏是可以直接看的,但是活性炭只能是定时更换,勤换还是要保险一点,这种净水器比品牌要好的地方就在于,滤材便宜,勤换不心疼,至于有个论调说是小厂出的那些配件都会有安全隐患,这点我不否认,但是也请不要神话品牌工厂,因为我本身就是管工业园区企业的,那些大厂的配件,其实很多也就是向那些所谓小厂采购的,只不过品控要严一些,根据整天跟企业厮混的经验,这一家的配件我觉得是用的过的,因为做工和细节都不是作坊水平能搞的,毕竟这些滤材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技术含量,还是看企业主自己的良心,我去拿这一家的PP棉和美D的PP棉对比过,价格差好几倍,但是质量上反正我是看不出来区别,开泉这家网店已经开了七年,我加了老板微信,应该是86年的伪中年人,从他的朋友圈可以看出真的是用心在经营这个企业,老板基本有问必答,也很有意思,态度很好,沟通不费力,所以这次购物相当愉快。
说回使用效果,原水TDS160,开净水不用水泵,没有声音,水流很大,但是TDS依旧在140左右;开纯水会有水泵的声音,但是不大,也没有震动,一分钟出水1升左右,可以接受,出水TDS显示是2,用检测笔检测是3,基本吻合,喝起来和桶装水差不多,但是制水看得见,心理感觉更舒服,为什么没有图,因为我比较懒,而且站里其他几篇原创基本都测过了,结果基本类似。
总结
其实这一篇更像是心得,但是又掺杂了许多购买前的选择,而且这净水器算是市面上很少见的不锈钢全保款,所以仅此写一些文字来记录一下这一次的新装净水器,作为普通用户,其实最重要的是体验,而不是那一堆参数,所以我写的比较土,大家见谅。
总体而言,我觉得这个净水器是值的,全部下来大概1500多,而且还可以直接加装漏水保护器,基本上市面4000元左右的净水器的功能他都有,而且滤材随心换,还可以自由DIY第六级的矿化之类的,总体来讲,十分适合喜欢折腾但又没有时间去折腾的人,毕竟让人家赚点钱,全部帮你整合好,材料也都是品牌货,就是缺了一点从0到1的那种成就感,但是作为三旬老汉,真的是已经有折腾的心没折腾的力,所以我觉得这样的产品挺合我胃口,当然要是认品牌的话,还是去花多点钱买个品牌货然后工作人员上门全部搞定的比较好,毕竟各人口味不同,花钱嘛,总是要让自己开心。写这篇也不是为了求大家打赏,就是告诉大家还有这么个东西可以折腾享受一下乐趣,不同意我说的也别怼我,因为我不太喜欢和人吵架,最后祝大家闷声大发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