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本元素,水是体内一切生理过程中生物化学变化必不可少的介质,人体内物质交换和化学反应都是在水中进行的。生活用水是否安全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健康问题。近年来,水污染事件频发,自来水暴露出水垢多、有异味、水质硬、不卫生等诸多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忧虑。
为了喝到安全水,人们购买净水设备的需求日渐高涨。然而净水器里的水真的干净吗?如何挑选一个合适的净水器?健康水的标准又是什么?前不久,某记者带着疑问对其所在市的净水器市场进行了调查。
消费者购买热情高涨
4月3日下午,在市区新华广场一家电器专卖店,净水器柜台前咨询选购的消费者络绎不绝。销售人员称,现在净水器销售相当可观,因此,店里还推出了一些促销活动。“除了批发外,仅零售,一天就可以卖出两到三台”。这家店的店长说,净水设备现在一个月能卖将近100台。安装净水设备的工人王师傅告诉记者,他每天安装的净水器均在3台左右,“有的时候会更忙些”。
净水器选购不用愁 业内人士借您“慧眼”识优劣(图片来源网络)
明珠电器城一家净水器专卖店店长认为,很多市民认为本地水质不好,不愿喝自来水,这带动了净水器销量的增长。
在受访人群中,大多数人家里都安装了净水器。市民周女士说:“自来水细菌多、不卫生,没有烧开的水我们从来不喝。但是马上就到夏天,家人喝凉水比较多,每天烧水很麻烦,不得不装净水器。”周女士一脸无奈。正在选购净水器的孙先生告诉记者,普通的自来水烧出来有异味,净水器里的水比较甜,可以像桶装水一样喝。
很多净水器卖场为了吸引顾客,当场“做实验”展示产品效果:普通自来水煮沸后,水质浑浊,沉积物多;净水器的水经煮沸后,纯净、无杂质。现场展示发挥了作用,很多顾客当即开单购买。
市场鱼龙混杂
记者走访了该市多家家电卖场发现,净水器的品牌种类繁多。除了一些家喻户晓的大品牌外,组装净水器也不在少数。
净水器选购不用愁 业内人士借您“慧眼”识优劣(图片来源网络)
各种品牌的净水器价格高低不等。记者了解到,市场上销售的净水器,“洋品牌”价格较高,大多在4000元以上。而国内生产的净水器根据质量和品牌的知名度,价格也有所不同,价位在2000—6000元之间。组装净水器则相对便宜些。市民赵先生说:“买便宜的怕质量不过关,起不到过滤的效果;买贵的怕买到假货,上当受骗。”逛了许多电器城,赵先生仍然很矛盾,不知买哪种牌子好。
一知名家电品牌店店长介绍,挑选净水器,主要看使用膜和滤芯,其中滤芯的好坏直接影响过滤效果。超滤膜要看膜丝的韧性,拉起来不易断,且容易复原的较好。“有些净水设备价格低廉,还免费安装,这样的净水器膜、滤芯多半是二次回收,重新组装的,起不到过滤效果,反而使残留物增多,水质更差。”他说。
业内人士借您“慧眼”
什么样的水为合格的饮用水?选购净水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卫生监督局饮水卫生科的工作人员。据了解,合格的饮用水必须符合以下要求:一是流行病学安全,即水中不含有病原微生物。二是化学成分上安全,即水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对人体不会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和远期危害。三是感官性状良好,即水质透明、无色、无异味和异臭,肉眼观察不会发现异物和杂物。
市民也应具备一些基本生活常识来分辨水质的好坏。饮水前,首先用肉眼观看,看水中是否有悬浮物,是否有沉淀物,进而观察水的浊度和色度。再用鼻子闻一下,是否有特殊气味。好的水应该是无色无味的,当然感官性状良好的水也不一定就是安全的,无色无味仅仅是判断水质安全性的初步判断标准,还需要专业机构的全面水质检测结果,来判断水质的安全性。
净水器选购不用愁 业内人士借您“慧眼”识优劣(图片来源网络)
“只看牌子不看性能”、“滤芯长时间不换”、“滤芯越多越好”这些都是常见的选购误区。饮水卫生科的工作人员建议,消费者要保持理性头脑,了解一些基本常识,以免受到误导。据他介绍,净水器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吸附型净水器。多采用活性炭作为滤芯,能有效地吸附水中的有机物、铁氧化物、余氯等物质。第二类为过滤型净水器,采用膜过滤技术,过滤膜按照过滤精度的大小,主要有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经过纳滤和反渗透膜处理的水能达到纯水标准,经过超滤处理的水能达到净水标准,微滤膜过滤水中的泥沙、铁锈等大颗粒杂质。第三类是采用吸附与过滤相结合,实现多重净化相结合。
他建议消费者购买净水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查看净水器是否有卫生许可批件,取得卫生许可批件的净水设备才是合格的产品。卫生许可证规范格式为:卫水字(年份)第xxxx号或(省简称)卫水字(年份)第xxxx号。二要查看净水器是否具有合格的卫生安全检验报告。三要检查产品的说明书和铭牌。查看是否与卫生批件标注的内容相符,禁止使用虚假、夸大功效的宣传词语,也不要购买没有铭牌的产品。四要到正规超市、商场购买。五要定期对净水设备滤芯进行清洗或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