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买一个吧,万一管用了呢!”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净化产品时大多抱着“别人都买了,我也买一个,至少是个心理安慰”的想法。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对于净化产品来说,更要强调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在选购过程中要做到知己(了解自己的需求)知彼(清楚产品的特点),避开选购误区。
破除选购迷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图片来自网络)
过滤精度不是越高越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鄂学礼指出,消费者选购净水产品,首先必须查验产品是否具有卫生部门颁发的涉水产品生产许可证,这是产品的最基本要求。此外,就要根据自家自来水水质选购不同的产品。比如我国北方高硬度水质和南方石灰岩地区,水中钙、镁离子含量较高,容易结垢,就可以选购带离子交换树脂滤芯的高级过滤净水器;如果水中含氯、异色异味较重,有机物含量较多的城市自来水,可选购活性炭载量较多的家用净水器。因为活性炭对水中余氯、异色异味有强力吸附作用,对有机物有明显的去除效果;而如果购买的产品主要用于城乡水质较浑浊的自来水净化,应选购有粗滤、精滤双重功能的家用净水器。“选购净水产品,还要看自己的主要使用目的是什么?”某净水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比如有些消费者购买净水器,主要用于洗菜、做饭,甚至是洗脸等用途,那么就不需要过于精细的过滤,一般的直饮机、超滤净水器就足可以应对了。
破除选购迷信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图片来自网络)
选购产品莫迷信
消费者周女士告诉记者,她选空气净化器产品的时候就看品牌,“飞利浦、松下、三星、夏普之类的外资品牌做空气净化器有口碑。像美的、亚都之类的国产品牌,应该也靠谱。”不过她也表示,在经济能力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她会首选外资品牌。而消费者李先生告诉记者,他选购净化产品首选看价格,“网上那些几十元、几百元钱的所谓空气净化器、净水器肯定就是个摆设,有用的肯定都要上千元”,他自己定义3000元以内的是入门级的,自家用还是选择3000元-6000元价格范围内更好一点,当然预算更多的可以选更贵也更专业的产品,他的观点是“一分钱一分货”。这两种观点在净化产品的消费观念中颇具代表性。
但是,相关部门的检测却证明了这两个自发形成的“标准”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靠谱。
崇洋没必要
各国消费者对于净水设备的功能需求是有所差异的,印度消费者对于净水设备更多是要求能够杀灭微生物,保证饮用后不会出现腹泻等问题,但是中国的饮用水情况则要求净水设备具有更强的去除工业污染的能力。
中国净水行业协会秘书长顾久传也表示,外资品牌净水器也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国外进口的净水器是针对当地的自来水水质设计制造的,像欧美国家由于自来水水质好,水中有害物质污染少,加氯也少,对净水器的除污性能要求就不那么高,对活性炭吸附能力的要求也比较低,因此如果是没有按照我国产品使用情况及标准改造过的产品,净化能力反而不足。“我国不但是净水器生产大国,也是净水器生产强国,每年生产的净水器有1/3出口到欧美等世界各国。我国净水器的标准并不比国外低,产品质量也并不比国外差。
”顾久传提醒说,对那些号称“进口原装净水器”,消费者购买时一定要仔细查验其“进口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由卫生部盖章颁发,可上网查询验证真伪)、海关进口单据、进口商检证明等文件或复印件,切勿被假冒伪劣产品迷惑。
功能并非越多越好
在家电市场上,一专多能之风颇为流行,净化产品自然也不能免俗。空气净化器增加了加湿、除菌等功能,净水器不仅能净化饮用水,制出来的水还有强身健体、治病保健的功效……对此,业内专家指出,净化产品并非功能越多越好,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还是应主要考察其净化能力。
治百病只是个传说
市场上一些净水器产品被冠以五花八门的名称后,便具备了各种各样神奇的功能。比如小分子团水的概念,大多依附碱性水制水机存在,商家宣称这种形态的水更易被吸收;软水机宣称“软水含氧量高,硬度低,可有效防止结石病,减轻心、肾负担,还有美容之效”;磁化水机广而告之的是“每天多喝磁化水,可以止咳去痰、预防便秘,洗脚脚不臭,洗手手光滑”;臭氧水机则能“使水中的氧气含量增加,水成为活性水,不仅溶解性、渗透力增强,还能激活老化的细胞,加速新陈代谢,从而提高人的免疫力”……
专家称,包括净水器在内的多种生活用制水机都属于涉水产品,归省级以上卫生监督部门管理。净水产品可针对水质进行处理,如净化重金属、有机物等,指标是否达标,产品能否拿到卫生许可批件,均需依照数据和专家评审结果而定。按照国家规定,所有涉水产品不得宣传功效。所以,不管有没有“神水”,宣传治病功效就是违反规定。
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赵飞虹则介绍说,功能水在国际上其实也存在争议,就连功能水概念的发源地日本,也只将研究重点集中在了电解水上。而在我国,功能水是一个没有被认可的概念;电解水独立于"功能水"之外,其制备设备属"医疗保健器械",需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