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个大丰收的季节,粮食庄家都要收获了。同时,秋季也是装修的黄金季节。由于近年来水污染事件频发,也催生了一个传统家装的衍生行业“水家装”,所谓“水家装”可以简单认为是:房子在装修时顺便购置水处理设备,实现全屋净水。但是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各品牌净水器产品,消费者经常会觉得无从选择,如何选择“水家装”中重要的净水器呢?为此笔者专门采访了某净水器的技术工程师,揭秘净水器销售中消费者不知道的内幕,告诉大家选购净水器的窍门。
保留水中微量元素的净水产品更好吗?
饮用甘甜的矿泉水,作为养生手段,在古代医书中早有记载。到达现代社会,饮用矿泉水更是发展成为一项专门的产业。早超市的饮料货架上,各种各样的矿泉水层出不穷。甚至还出现了人为在纯净水中添加矿物质成分的“矿物质水”、“弱碱性水”,让很多人对喝矿泉水、和保留矿泉水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健康意义深信不疑。
净水产品市场,很多产品采用陶瓷芯、或者活性炭、超滤膜作为核心过滤介质的产品,都将保留必要的水中微量元素作为宣传卖点。与此对应的则是,采用RO膜(反渗透膜)作为核心过滤介质的产品企业,号称一杯牛奶可抵1800瓶甚至更多矿泉水中的矿物质,水中保留微量元素毫无意义,甚至提出水中微量元素不可吸收的说法。对此,很多消费者得不出有效的判断,更是不知道应当够买那种产品。
实际上,两种宣传针锋相对的核心,不是水中的矿物质有意还是无益。而是,这些过滤产品到底能不能有效过滤各种“金属离子”问题。
水中的污染物包括:大颗粒的泥沙,这种污染自然沉淀就能很好的过滤掉,合格的城市自来水系统也几乎很少有泥沙。同时即便饮入部分泥沙,也没有明确的危害现象会发生。水污染的第二类是微生物污染,大的如藻类、小的如细菌病毒。这些污染物有些对人体无害、甚至有益,有些则可直接导致中毒或者疾病。标准的城市自来水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于管道和高层建筑二次供水污染。水污染的第三类则是溶解物污染,比如常说的自来水消毒用的余氯、重金属、微量元素和各种可能的有机溶解物。这类污染有些是对人体有益的,有些则对良好水质的保持有益(比如余氯),另一些则有毒,如果超量必须过滤后才能饮用。
针对水污染的以上三种污染物分类,微量元素有益宣传论和“一杯牛奶可抵1800瓶甚至更多矿泉水”理论的产品的差别,主要在于能不能对第三类,特别是第三类中的金属离子有效过滤。
从健康角度看,水中可溶解的多种金属离子或者含金属元素的分子成分、胶体成分,虽然可作为身体需要的必要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一种来源,但是却不是主要来源和不可替代来源。人们身体成长的矿物质主要还是来自于食物,而不是饮用水。所以,日常生活中,没有引用矿泉水的人,也不会比饮用矿泉水的人不健康。
反而,如果水中钙镁含量高,则可能更容易诱发结石病。另一些有毒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积累则会导致更多的疾病。即便是真正的矿泉水,也不是任何的矿泉水都口感甘甜、适合饮用,很多深层地下水和矿泉水恰恰是由于含有特殊的矿物质,而成为了“毒水”。
所以,从对水进行处理促进健康的角度看,有效过滤多种金属离子、特别是重金属离子的纯水机才是好的选择。当然,如果能够确认饮水源不存在金属污染,那么使用低价格的不具有有效过滤金属离子功能的净水机,保留必须矿物质也是不错的选择。
泉露净水器首席工程师朱廷辉认为,水中的矿物质并非都有益,合理保留虽然有好处,但却并不是必须的,如果不能确认水源的品质,特别是劣质水源、一般处理后依然有颜色、异味的水源,一定要选择拥有RO膜过滤的产品。
价格昂贵的产品过滤会更干净吗?
净水机市场的产品最大差价可达多少呢?答案是100倍。即便是市场主流产品,售价差额也在10倍的范围内。为什么都是宣称处理水的产品,价格差距如此之大呢?是不是价格越贵的产品就越好呢?
形成净水器价格差的原因很多,但是大致有两个。其一是过滤手段不同;其二是供水能力(也就是单位时间处理的水的数量)不同。前者主要体现在,比如所谓的陶瓷芯或者磁化石、PPF棉等过滤手段的过滤目标直径多在数微米,到零点几微米。其原材料价格只是超滤膜和RO膜的几根之一。而后两者的过滤精度是以几十纳米,几纳米,甚至更小的单位来衡量的。同样净水能力的产品,采用不同的滤芯,或者滤芯组合,成本差距甚大。对不同污染物的过滤能力也不同。其中,只有超滤波和RO膜能对小分子和金属离子污染物进行拦截。特别是对待金属离子污染,只有RO膜是经济有效的净水手段。
从上面提到的这一点看,昂贵的产品更可能使用复杂的高端过滤膜组合,理应过滤效果更好。但是,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比如,一些所谓中央净水器,其过滤性能主要体现在大用水量的保障能力上。这类中央净水器直接处理过的水,甚至达不到国家自来水的标准,不可以直接饮用。但是因为这些产品涉及到很强大的实时供水能力、供水压力控制和调节能力,甚至附带热水能力,所以产品也非常昂贵。
此外,在净水器市场,外资品牌产品“品牌溢价”的比例也很高。很多外资巨头的高价格产品并不能达到有效过滤金属离子等这类污染物的能力,但是价格却并不少。另外,一些外资产品的净水设备,不是以城市自来水为水源设计,而是直接以河流取水、或者地下水取水为水源设计,这也造成了这些产品技术成本的增加,导致产品昂贵。
因此,消费者不能简单的认为价格高的就是好产品、外资品牌的高价格产品就是好产品。而是一定要认清产品的功能设计的差异性,其水源是什么、供水目标是什么、出水标准是什么、过滤主要对象是什么,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买了净水器就可以放心了吗
净水器的使用不是一劳永逸的,因为净水器的核心“各种过滤层”都有自己的寿命。其中,也有些过滤措施在劣势水质下的寿命只有一两个月,甚至更短。
为此,泉露净水器温馨提示广大消费者,净水器的过滤产品都是耗材。无论怎样的使用条件,这些部件都有寿命,都需要定时更换。如果消费者没有按照科学有效的方法更新过滤部件,净水设备的净化功能轻则名存实亡,重则还会成为细菌自身、繁衍和二次污染的温床。此前,就曾经有媒体报道,常年不洗涤的桶装水饮水器内部“比马桶还脏”。高科技的净水产品也是用同样的道理。
那么如何选购到最好的净水器产品呢?
1.看材质。
市场上净水器目前存在不锈钢、玻璃钢、铸铁、铝制、食品级树脂或PVC等材料。前三种属于抗压性比较好的材质,可以用做前置过滤器(中央机)。后两种属于抗压性比较差的材质,只能用在前置过滤器(中央机)的后端,用做直饮机使用。这几种材质中,抗压性和耐腐蚀性以不锈钢为最好,价格也相对较高,食品极树脂或PVC抗压性较差,价格也比较低。
2.定功能。
选择水处理器要先明确自己的目的,首先从大的概念上说是要净化水还是要软化水。净化水是去除水中泥沙、杂质、细菌、重金属、余氯、有机物以及一些矿物质。软化水是去除水中的钙镁离子,最直接的说就是水垢。
3.选滤料。
目前净水材料常用的主要有PP棉,活性碳,KDF,超滤膜,RO膜(反渗透膜、逆渗透膜),石英砂,麦饭石,红外线矿化球等。不同的净水材料会产生不同的净化效果,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净化效果选择一款适合的净水器。
4.比大小。
这是最直观的办法,净水器一般都是根据瞬间出水量来定型号的,超过20吨/小时的可称为中央净水器,小于10吨/小时的可称为直饮净水器。而这个出水量跟体积和进出水口的直径有关系,通常是越大的净水机瞬间出水量越大。
5.比服务。
首先是售前服务,根据地区水质不同,水路设计不同,房间大小不同等各种因素,应该给出比较完善的购买建议并在安装后询问使用效果,根据客户的要求再做改善;其次是后续维护,因为净水器的滤芯属于耗材,在水质不同的地方,滤芯使用寿命是不同的,这个时候后续的维护是十分重要的。
总结:尽管净水器正在成为家庭必需品,在现阶段,不仅是国内,即便在全球净水产品市场都还是一个缺乏规范、极度不成熟的市场。行业乱象丛生、产品优劣混杂的现象与消费者急切苛求健康的愿景形成了鲜明的冲突。在这样的消费环境暂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智能睁大自己的眼睛、保持一颗清亮的心,来科学理性谨慎的消费者。尤其是对厂商、销售人员的一家之言,不要轻易相信,要有自己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