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各行各业锚定的发展目标。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由2020年的7.8%提升至10%。
作为民生、商业发展的重要一环,环保行业更是践行数字经济、智能发展的典型。以其中一细分赛道来说,数字化正在悄然改写大众日常健康用水解决方案。
日前,在由《证券日报》社主办的2022数字经济领航者峰会上,作为2022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代表,开能健康总裁瞿亚明接受了《证券日报》记者专访。他从公司经营管理、产品思维转变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公司围绕数字经济的规划部署,并表示开能健康在数字化上的投入将在未来2-4年,彰显出越来越多的价值。
几经摸索 数智雏形显现
开能健康成立于2001年,是国内人居水处理行业不折不扣的“老牌”上市公司。历经二十余载发展,公司在早期“全屋净水·全家健康”理念下,逐渐壮大到能够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具价值的净水产品和服务。

(图片来源:开能净水供稿,侵删)
瞿亚明谈到,倡导健康用水理念,代表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是开能健康发展以来第一大关键决策,相当于伴随着公司由0发展到10。在这其后的第二大至关重要决策就是进行数字化改造,他相信这将有助于公司从10发展到100、1000。
据他介绍,2010年,公司就开始“试水”智能制造,通过投入智能化、自动化的设备,做好整个开能的自动化产业布局。
但在前进摸索过程中也走了不少弯路。“早期对智能制造其实没有太大的概念,认为看到机器人制造就是智能制造,其实到后面发现并不全是。不仅仅是要自动化,我们还要数字化。”瞿亚明总结称,最初的理解与可行路径存在偏差。
开能健康真正意义上掌握数字经济的核心,要数过去五六年产业互联网技术突飞猛进时期。“很多互联网公司以及他们生产的产品给了我们很多启迪,这时期开能才对于数字化有了深入了解。”瞿亚明认为,数字化其实是一种工具,不是说你收集了很多数字就可以带来价值,怎么样去把它用好才是关键。一旦处理好这些信息,很容易实现降本增效。
现阶段,开能健康已经尝到数字化投入对于公司产品服务,乃至管理层决策层面的反哺“甜头”。
具体来说,企业管理上,从供应商开始,到原材料入库,到生产整个过程,开能健康均可采用数字化跟踪。智能化的产品上,公司则搭载IOT技术,实现人机智慧互联。在物流配套方面,为保障产品快速到达用户端,开能投资建成拥有1万多标准库位的大型自动化仓储立体库,全流程智能产业链的建立,提升了企业整体供应链的能力与效率。
据瞿亚明透露,去年开始,公司在完整的复合材料压力容器(玻璃钢桶)机器人自动化产线、多路控制阀核心组件自动化生产线、反渗透膜元件(家用、商用、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等基础上,还搭配了多个MES、OA、CRM、ERP、RS等系列先进软件系统。至此,开能健康完成了一个由数字化构建的新型“智造企业”雏形。